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谚语、名言、诗句
俗话说:“实践出真知”。这话说很有道理,因为对于很多不能够理解的实践,通过行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,那么很多不知道的事情,就可以清晰了解,对于这样的做法就是实践出真知。 1、 Practical wisdom is only to be learned in the school of experience. -Samuel Smiles, British write 实用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到。 -寒缪尔·斯迈尔斯,英国作家 2、 Mistak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education. -Bertrand Russell, British philosopher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。 -伯特兰·罗素,英国哲学家 3、 Education 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own ignorance. -Will Durant, American historian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。 -威尔·杜兰特,美国历史学家 4、 To most men, experience is like the stern light of a ship which illuminates only the track it has passed. -Samuel Coleridge. British poet 对于大多数人,经验像是一艘船上的尾灯,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。 -寒缪尔·柯尔津治,英国诗人
5、 Experience is the child of thought, and thought is the child of action. We cannot learn men from books. -Benjamin Disraeli, British statesman 经验是思想之子,思想是行动之子,了解他人不可以书本为据。 -本杰明·迪士雷丽,英国政治家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“弗虑胡获,弗为胡成” 出处 《尚书·太甲下》 释义 不经过思考,怎么会有所收获?不去实行,怎么会有所成就?弗(fú):不。
“君子之学,未尝离行以为知也” 出处 《尚书引义》卷三 释义 君子做学问,从不认为可以离开实践而掌握到真正的知识。
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 出处 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释义 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,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。
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 出处 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释义 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。也形容因脱离实践,而导致知识贫乏,学问浅薄。
“行然后知之艰,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” 出处 宋·朱熹《四书集注》 释义 行动起来才知道实践的艰难,因为不力行就不能获得知识。
“学者贵于行之,而不贵于知之” 出处 宋·司马光《答孔文仲司户书》 释义 学者贵在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,而不仅仅是了解知识。
“大抵学问只有两途,致知力行而已” 出处 宋·朱熹《朱熹文集·答吕子约》 释义 做学问只有两个途径,就是掌握知识,并且能加以实践。致知:掌握知识。
“体验”二字,学者最亲切” 出处 明·胡居仁《居业录·学问》 释义 读书人通过实践去思考问题,感受最为贴切。
“知行兼举” 出处 明·王廷相《慎言·小宗》 释义 知和行都要重视,不可偏废。
“尽天下之学,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” 出处 明·王守仁《答顾东桥书》 释义 普天下所有的学问,没有只会空谈理论,不参加实践而称得上有学问的。
“君子之学,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” 出处 清·王夫之《尚书引义》 释义 君子学习,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。必:必然。
“知虽良而能不逮,犹之乎弗知” 出处 清·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》 释义 虽有良好智慧但身体力行的能力不足,这等于不知。逮:及。
“以知为首,尊知而贱能,则能废” 出处 清·王夫之《周易外传·系辞上》 释义 过分强调知而轻视实践,人就会失去实践能力。能:实践,实践能力。废:废弃。
“见闻之知,不如心之所喻,心之所喻,不如身之所亲行焉” 出处 清·王夫之《周易外传·系辞上》 释义 从见闻得到的知识,不如心中已了解的,心中了解的,不如经过实践体验的。喻:了解,通晓。
“及之而后知,履之而后艰” 出处 《魏源集》 释义 接触事物然后获得知识,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就知道实践的艰难。
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诗句“读书患不多,思义患不明。患足己不学,既学患不行” 出处 唐·韩愈《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》 释义 读书怕读得不多,思考道理怕不明白;怕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,既然学了又怕不实行诗中提出了治学的四个主要方面,即多读、深思、虚心、躬行。
“昏昏恋衾枕,安见元气英” 出处 唐·刘禹锡《秋江早发》 释义 如果整天留恋被窝,昏昏欲睡,怎能有机会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呢?比喻人不接触社会,就不会有真正的见识。衾(qīn):被子。英:美景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 出处 宋·陆游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 释义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,终究体会不深;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,非亲身实践不可。绝:彻底。躬行:亲自实践。
“早岁读书无甚解,晚年省事有奇功” 出处 宋·苏辙《省事诗》 释义 早年读书对书中所说的道理还不是很理解,但到了晚年审察事物好像得了神助似的。说明年轻时生活阅历浅薄,理解能力不强,随着阅历的加深、经验的丰富,人的认识、理解能力都增强了。
“不随举子纸上学《六韬》,不学腐儒穿凿注《五经》” 出处 宋·刘过《多景楼醉歌》 释义 不学古代读书人在书本上学《六韬》,不学迂腐无用的学者牵强附会地翻译《五经》。举子:封建时代参加应试的人。《六韬》、《五经》:书名。腐儒:迂腐无用的学者。穿凿:牵强附会。
“三尺童子皆知之,百岁老人行不得” 出处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 释义 三岁儿童都知道的道理,百岁老人也做不到。说明知易行难。
“读书虽可喜,何如躬践履” 出处 清·刘岩《杂诗》 释义 读书学习虽然可喜,不如亲身努力实践。
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谚语“子不夜行,安知上有夜行人” 释义 你不走夜路,怎么知道路上有走夜路的人?比喻没有亲自去实践或经历,就不知道真实情形。
“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” 释义 不经历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。
“不当撑船手,不会摸篙竿” 释义 比喻经过亲身实践,才能增长才干。篙(gāo)竿:撑船的竹竿。
“三年药店半郎中” 释义 在药店里管了多年柜台、配了多年中药,不是医生也懂得一半医道。比喻多接触某方面知识,慢慢就能无师自通。三年:泛指多年。半郎中:成为半个医生,意为懂得了一半医道。郎中:旧时草药医生。
“眼过千遍,不如手过一遍” 释义 眼睛看过千遍,不如动手做一遍。比喻见多不如亲身体验。眼过:见到过。手过:动手做过。
“不蹚河不知水深浅” 释义 不从河中走过去就不知道河水的深浅。比喻不实践就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。蹚(tāng):从有水的地方走过去。
“擒龙要下海,打虎要上山” 释义 比喻实践才能出成果。
“闭门画花不如走马观花,走马观花不如下马栽花” 释义 关起门来画花不如大略地观察一下花朵,观察花朵不如自己亲自栽种花朵。比喻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动手实践。走马观花: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,形容大略地观察一下。
“肚里几本经,文章见高低” 释义 肚子里有多少学问,写篇文章就一见高低。
“墙上画饼不能吃,纸上画马不能骑” 释义 说明空想不能解决问题。
关于实践出真知的歇后语“象棋斗胜——纸上谈兵” 释义 依靠象棋战胜对手,就像在纸面上谈论打仗。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“弹花匠的女儿——会弹(谈)不会纺” 释义 “弹”与“谈”同音,比喻只会说不会做。
“孔夫子的背包——书呆(袋)子” 释义 讽刺只知啃书本,不懂联系实际或缺乏生活经验的人。
“矮子打狼——光喊不上” 释义 个头矮小的人打狼,只知道喊叫不知道向前冲。比喻光说不练,没有实际行动。
“雄鹰的翅膀——练的” 释义 雄鹰的翅膀之所以坚硬,是长期飞翔的结果。比喻反复学习、实践的结果。
“一本书通读到老——食古不化” 释义 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一直读到年老,还是不能理解。形容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不深、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“额头上挂钥匙——开开眼界”
释义 比喻看到美好或珍奇的事物,可以增加知识,增长见识。 2017-08-14 17:52 阅读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谚语、名言、诗句的人数: |